- A+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标尺。职称评审规则年年变,2018年才过去几个月,部分省市已经陆续有诸多政策出台,对职称制度改革提出新要求,具体如下:
河南
2017年11月17日,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畅通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向基层一线实施倾斜等重点改革事项,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健全职称制度体系、修订各系列评审标准、改进职称管理服务方式等工作。
《意见》指出,河南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的政策倾斜力度。拟定符合基层实际的职称评价标准,取消或淡化论文要求,实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强化对城镇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有相应基层工作服务经历要求,激励城市优质人才资源加大对基层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引导省、省辖市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和生产一线流动。
此外,河南还将加快推进分类评审,按照岗位特点制定分类评价标准。突出创新创造,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价的重要业绩条件。
合理设置论文要求,不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深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改革,根据不同系列(专业)特点,分别采用专家评审、以考代评、考评结合、考核认定、面试答辩、实践操作等多样化评价方式,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安徽
2017年12月11日,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
《意见》明确改革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成绩不再作为申报评审职称的必要条件,可根据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一次性折算登记继续教育学时。
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
安徽省还将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对品德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对学术造假实行“一票否决”,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予以撤销,同时提请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且五年内禁报职称。
山东
2018年4月18日,山东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健全职称层级设置。
各职称系列均设置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按照中央部署,在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设置正高级。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首要标准深入人心。
此次《意见》明确,健全诚信承诺和失信惩罚机制,对违法违纪、学术造假等品德不端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不再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职称申报评审的必备条件。
科学设置学历、专业等评审条件,对于参加工作后取得的非全日制学历,不再限定年限要求。
合理设置和使用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对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系列,论文、科研成果必备条件;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实施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科研成果、论文、创作作品质量,淡化数量要求。
上海
2018年5月21日,上海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将畅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等6类人才职称通道,同时探索网络文学、社会工作等新兴职业职称试点。
官方认为,这一改革将惠及沪上27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涉及科技、经济、农业、工业制造、城乡建设、宣传文化、社会事业等多项重点领域。
此次改革将完善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探索在部分领域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
改革拟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关注、畅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的职称申报问题,将进一步打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等6类人才的职称通道。
根据《意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5年内,可通过“直通车”比照国内同类人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对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贡献大、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可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突破学历、任职资历要求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
申城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空间也将得到拓展。
《意见》提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同时,上海积极探索新兴职业职称试点,如网络文学、社会工作、医学工程、景观造型设计等职称评价。
上海市人社局方面介绍,本次改革着力解决当前职称制度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以最大限度激发、释放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突出“评以适用、以用促评”,把品德放在职称评价的首位,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加大工作业绩在职称评价中的权重,推行代表作制度,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
甘肃
2017年12月29日,甘肃省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在兰州召开,标志着甘肃省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自2018年起,甘肃省将从健全职称制度层级结构、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推动职称评价机制创新、促进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流动相结合、提高职称评审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职称评审环境等六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进落实。
对师德、医德等品德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
逐步推动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畅通各类人才职称绿色通道,职称申报评审不受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限制。
调整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差别化设置论文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
河北
2018年1月4日,河北省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河北将完善职称晋升办法,拓宽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住院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考试通过者可直接聘任为中级职称。
同时,河北还将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
相关部门将修订基层卫生专业人员职称晋升办法,对外语成绩、论文、科研成果等在申报职称时不作硬性规定,可作为评审的参考条件,赋予不同的评价权重。
湖北
2018年1月17日,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资历限制,可以教案、病案、项目报告、技术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替代论文作为评价要素。
《意见》首次提出全面取消外语和计算机的门槛设置。
同时,首次明确要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省职称管理信息系统和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
2018年2月8日,北京市发布《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在今后的职称评审中,将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人才可自选最能体现能力水平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质量。为避免职称评审时“一把尺子量到底”,本次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
职称评定“松绑”,为人才发展“减负”
从上述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各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职称申报要建黑名单、论文不再“一刀切”、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等措施,破除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羁绊,打破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进一步“放活”“盘活”“激活”“用活”人才……
以计算机和外语而言,不少工作岗位对外语要求不高,甚至跟外语不沾边,但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这一饱受诟病的现象将得到改变,这也意味着一大批被门槛挡住的人,又可以迈入,这样的“松绑”,将节省不少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对选拔人才也大有裨益。“干什么、评什么” ,不同人才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只有真正接地气,才能更好开花结果。而且,改革向基层和用人单位下放职称评审权限,调动了人才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2018年各地评职称新政策有哪些要求
目前评论:0